首页 > 装修建材

家居铺装材料:陶瓷墙地砖如何分类 齐家网友贴墙地砖过程大公开

发布时间:2023-06-17 03:11:46 | 美家网

家居铺装材料:陶瓷墙地砖如何分类

1.按用途分类

(1)内墙砖:吸水率小于21%的施釉精陶制品,用于内墙装饰。主要特征是釉面光泽度高,装饰手法丰富,外观质量和尺寸精度都比较高。

(2)外墙砖:吸水率小于10%的陶瓷砖,用于外墙装饰,根据室外气温不同,选择不同吸水率的砖铺贴。寒冷地区应选用吸水率小于3%的砖,外墙砖的釉面多为半无光(亚光)或无光,吸水率小的砖不施釉。美家网

(3)地砖:用于地面铺贴的陶瓷砖。主要特征是工作面硬度大、耐磨、胎体较厚、机械强度高、耐污染性好。

2.按材质分类

(1)瓷质砖:吸水率小于0.5%,透光性好,断面细腻成贝壳状。

(2)半瓷质砖:吸水率为0.5~10%,包括炻瓷质砖、细炻质砖和炻质砖。它透光性差,但机械强度高,热稳定性好,耐化学腐蚀性好,断面成石状。

(3)陶质砖:吸水率较大,一般为10%~21%,坯体烧结程度低,不透光,机械强度较低,表面粗糙。

3.按成型方法分类

(1)干压法(粉末法):将泥料制成含水量少于6%的粉料,再通过压机将模具内的粉料制成片状的砖。

(2)可塑法(挤压法、湿压法、辊压法等):将泥料制成含水量为20%左右的泥团,再经过挤压、辊压等不同加压方式,将可塑泥团压制成片状的砖。

(3)注浆法:将泥料制成注浆料,用石膏模型脱水成形,这种成型方法效率低,多用于制造件少的异形产品。

在进行产品性能检测时,通常按材质和成型方法来选定检测标准。如瓷质砖在检测时选用的标准为粉末法成型、吸水率小于0.5%的瓷质砖标准检测。

齐家网友贴墙地砖过程大公开

贴之前南面的墙

第一道工序:泡

注意点:一定要全部浸没,泡的时间要够,砖的吸水性越差越好,要是能看到在冒泡泡,那这砖的质量肯定不行。

第二道工序:贴

注意点:水泥一定要抹均匀,不能留空隙,贴的时候不但要上下边对齐,中间不能有缝,摸上去还不能高低不平,当然这些对砖也有很高的要求,要是砖的质量不行,贴的人水平再高也没用。

想贴的齐,开始时水平一定要找准

第三道工序:割

这个一般都没多大问题,要是在有切割机的情况下还割不整齐的话,也不用出来混了。

割下来的边,看着还行,挺齐的

刚贴好,有点脏

擦拭一下 干净了

下面来看看客厅的地砖 800*800的地砖

铺之前在拌料

先要在地面以1:3的比例铺一层水泥砂浆,注意:基层若是混凝土、地面,又比较光滑,则应进行凿毛处理,深度为510mm,凿毛痕间距为30mm左右,并要清理基层表面残留的砂浆、尘土等,否则容易造成空鼓。

铺贴时,水泥浆应饱满地挂在瓷砖背面,并用橡皮锤敲实,且边贴边用水平尺检查校正,同时即刻擦去表面的水泥浆。

铺贴完养护2小时后,进行干水泥擦缝,并将瓷砖表面擦净。

>>> 链接:全方面剖析瓷砖 教你去伪选优

更多相关文章关注美家网:www.meijia88.com

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。
与“家居铺装材料:陶瓷墙地砖如何分类 齐家网友贴墙地砖过程大公开”相关推荐
热点推荐